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
一、操作前準備
1. 設備與配件檢查
外觀檢查:確認儀器主體、傳感器、夾具、顯示屏等無損壞、鬆動或變形,電纜線無破損。
配件齊全性:核對配套夾具(適用於不同規格鉚釘)、校準工具、數據線、充電器等是否完備。
電量 / 電源: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(或接通穩定電源),避免中途斷電影響測試。
2. 環境要求
溫度與濕度:操作環境溫度應在 0℃~40℃,相對濕度不大於 85%,避免高溫、潮濕或強磁場幹擾。
場地平整:選擇穩固、水平的測試平台,確保儀器放置平穩,避免振動。
3. 試樣準備
鉚釘安裝:按測試要求將鉚釘固定在試樣(如板材、結構件)上,確保安裝符合工藝標準。
表麵處理:清潔鉚釘頭部及周圍表麵,去除油汙、鏽跡或塗層,保證夾具與鉚釘接觸良好。
二、操作步驟
1. 儀器開機與校準
開機:接通電源或打開電池開關,等待係統自檢完成,顯示屏顯示初始界麵。
校準:
定期(或使用前)進行校準,選擇 “校準" 功能,按提示安裝標準砝碼或校準件。
點擊 “開始校準",儀器自動采集數據並完成校準,確保測量精度。
2. 夾具安裝與試樣固定
選擇夾具:根據鉚釘規格(如直徑、頭部形狀)選擇匹配的夾具,安裝到拉拔儀的伸縮杆或傳感器上。
固定試樣:將試樣放置在儀器底座或專用夾具中,調整夾具位置,使鉚釘軸線與拉拔力方向一致(垂直於試樣表麵),確保受力均勻。
3. 參數設置
測試模式:選擇 “拉拔測試" 模式,設置測試參數,包括:
大力值:根據鉚釘設計承載力預設安全上限,防止過載損壞儀器。
加載速率:通常設置為均勻緩慢加載(如 0.5~2kN/s),具體按標準或工藝要求調整。
數據記錄間隔:建議每秒記錄 1~5 組數據,便於分析力值變化曲線。
4. 開始測試
啟動加載:點擊 “開始測試",儀器自動施加拉力,實時顯示力值(kN)、位移(mm)等數據及曲線。
觀察現象:密切關注測試過程:
當鉚釘發生滑移、斷裂或達到預設大力值時,儀器自動停止加載,記錄峰值力值和破壞模式。
若中途出現異常(如異響、夾具鬆動),立即點擊 “暫停" 並終止測試,排查問題。
5. 數據記錄與保存
結果查看:測試完成後,顯示屏自動顯示大拉拔力、屈服力、位移等數據,生成力 - 位移曲線。
數據保存:通過儀器內置存儲功能保存測試數據,或連接電腦(使用專用軟件)導出數據(支持 Excel、PDF 格式),注明試樣編號、測試日期等信息。
6. 卸載與複位
卸載夾具:關閉電源,卸下夾具和試樣,清理儀器表麵及夾具內的碎屑。
複位歸零:手動或自動將伸縮杆退回初始位置,確保儀器處於待機狀態。
三、維護保養:
日常保養:
用軟布擦拭儀器表麵,保持清潔幹燥。
檢查各部件連接螺絲是否鬆動,及時緊固。
定期維護:
每半年對伸縮杆、導軌等活動部件加注潤滑油,確保運行順暢。
長期不用時,應取出電池(或斷開電源),存放於幹燥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。